近日中國足球本土少帥之一的「大頭」李瑋鋒坦言,目前本土教練在國內還是被定位為「補鍋匠」的角色,只有球隊遇到資金或者保級困難的時候,才會選擇本土教練。李瑋鋒說的話是事實,本土教練在國內話語權不足,不被信任這是顯而易見的。那麼,土帥如何才能打破當下的困局呢?
從帶隊成績來看,本土教練確實有不足之處
無論從中超的奪冠次數上,還是中國國家隊在亞洲杯,世預賽中的表現來看,本土教練的確和外教有較大差距。中超聯賽中,除了近幾年郝偉為土帥爭取了幾個聯賽冠軍,在20多年的聯賽歷史上,外教領軍奪冠的次數顯然更多,甚至在早些年出現中超四強全部由外教帶隊的情況。此外,中國國家隊兩次在亞洲杯上折戟小組賽,都是土帥帶隊,外教每一次帶隊,都能很輕易的讓中國隊從小組賽中突圍,這就可見外教和土帥在臨場指揮上的巨大差異。土帥要想取得俱樂部的信任,取得球迷的信任,就必須拿出足夠驚艷的表現來,比如帶俱樂部殺入亞冠八強甚至四強,或者帶國字號球隊殺入亞青賽四強。如果本土教練帶隊整體成績始終弱于洋帥,我們提出信任土帥,就是對球隊的戰績不負責,對青年球員的未來不負責了。
因此,本土教練首先要做的,就是進行嚴謹的理論學習,參加嚴格的理論考試,理論過關了再討論理論結合實踐。之前中國足協對本土教練進行過類似考試,結果很糟糕,十幾年過去了,希望本土教練的理論知識不會原地踏步。
本土教練需要有留洋的野心,在增加海外執教經驗
我們一直在強調,中國足球要提升必須增加留洋球員的數量,而很少有人會提到,球員要留洋,我們的教練也必須增加留洋經歷,最好擁有在海外長時間執教的經歷。試想一下,如果郎平不到美國,歐洲執教,恐怕她還會抱著當年中國女排「五連冠」的老套路訓練,中國女排能不能在她手上再次崛起,郎導還能不能給自己贏得這麼強大的話語權,都得兩說了。如果本土教練能夠在歐洲或者J,K聯賽中打出出色的表現,拿下聯賽冠軍甚至洲際杯榮譽,后續本土教練在國內足壇的位置就不會如此尷尬了。
本土教練要想徹底擺脫困局,就必須抓住現有的機會
對于土帥來說,如今還有機會帶隊,已經是不容易的事情,若能帶隊拿下一些讓球迷驚喜的成績,他們也可以收獲更多的尊重和信任。比如江蘇舜天當年一度實現「江要超粵」的偉業。如果李瑋鋒此前能夠帶廣州城隊殺入亞冠區,恐怕現在他要面臨的執教環境會好得多。
土帥要想改變自己的尷尬處境,還是要努力提升個人實力。別的不說,U20這次亞青賽表現出色,后續的亞青賽分組,中國隊就能提升球隊的檔次,后續國青從亞青賽小組賽突圍就會更輕松。李瑋鋒和土帥要想改變自身的處境,多贏球,多爆冷,比在這里怨天尤人要好得多。